400-926-6811
如果說過去,“減肥”只是我們私下里的堅持而已,那么現在它已經成為了全民熱議的話題。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嚷嚷著“要!減!肥!”?
不得不說,潮流和趨勢使然。一方面是大眾“以瘦為美”的審美取向讓減肥的少男少女趨之若鶩;一方面隨著現代健康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肥胖,很有可能就是種慢性疾病(脂肪肝、糖尿病、心腦血管等)的代名詞。

肥胖人群往往就站在健康與疾病的臨界點,退后一步是幸福美滿,往前一步就是病魔纏身。如今,肥胖變成了“肥胖癥”,一字之差卻讓許許多多的現代人焦慮不已。
其實,肥胖不僅僅是卡路里熱量計算的結果。除了遺傳和飲食之外,拋開大家天天關注的膳食金字塔和卡路里計算器,腸道菌群的變化才是對飲食消化體統產生.直接影響的因素。

2010年,科學家Kadooka團隊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尋找了87名日本肥胖成年人,每天服用加氏乳桿菌。12周后,受試者腰圍減少百分一點八,臀圍減少百分一點五,體重下降了百分一點四。
2013年,Kadooka團隊將研究進一步深化,他們把210例體重超標的實驗對象分成三組,每人每天攝入7盎司(約0.2升)的發酵乳,其中兩組分別添加了劑量不同的乳桿菌益生菌SBT2005,周期同樣為12周。結果驚人地發現,攝入含有益生菌發酵乳的受試者減掉了百分八到百分九的內臟脂肪。
綜合相關研究結果,科學家們發現,加式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和雙歧桿菌對于**體重有良好的作用。其中,加式乳桿菌對縮小腹圍有針對性效果。不僅如此,益生菌還可改善肥胖者的血脂等生化指標。
經過科學家反復試驗,他們發現肥胖人群體內的菌群比例與正常人群相比,存在明顯差異。在肥胖人群體內的擬桿菌門較少,而在其減重過程中,擬桿菌門增加。這也表明,服用益生菌可以通過增加腸道內的優勢菌群數量有效改善腸道內的菌群比例,從而進一步影響到人體的體重變化。
從人類健康的觀念來說,人體基因組只有與人體腸道微生物的基因組友好合作,才能夠抵御內在以及外在的敵人。然而隨著抗生素的濫用,將一些致病菌殺死的同時,也殺死了腸道中的好菌。剖腹產的泛濫和兒童膳食結構的失衡,也在從根本上動搖人類腸道菌群的結構,不僅會引起肥胖,同樣也會引起很多慢性疾病。通過對腸道菌群的深入研究,不僅可以使我們理解慢性病問題的本質,而且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比如通過補充益生菌來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從而為人類健康護航。